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地址: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北京昌平区生命园西路55号。乘车871、521、61生命科学园站下车。(更多回龙观写字楼)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的高科技专业园区。
建设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批复》精神,发展首都知识经济,调整北京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10月批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园区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为基础支撑平台,以北大国际医院为临床试验平台,依托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工程化产业项目和美国健赞、瑞士先正达、丹麦诺和诺德等8家国际著名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将建成集生命科学研究、企业孵化、中试与生产、成果评价鉴定、项目展示发布、风险投资、国际交流、人员培训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园区。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位于中关村园区发展区,东临京包铁路、京藏高速公路;南接北清路(中关村景观大道);西至规划京包快速路;北连玉河南路及南沙河风景区。
生命科学园距天津海港只有两个半小时路程;45分钟即可抵达首都国际机场;距北京站40分钟的路程;轻轨直通生命园。
最密集的智力资源――会聚清华、北大、中科院、农业大学等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
最驰名的旅游胜地――集中国园林艺术于大成的颐和园;中西合璧、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
明园遗址;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万里长城。
最关怀的居住环境――坐拥回龙观文化居住区、西二旗归谷园、龙城花园等唯美品质的人性
化社区。
最亲密的园区布局――毗邻国际商城、航天城、中关村软件园、永丰科技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等众多高科技园区
生命科学园规划占地总面积为249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30公顷,设计为研发、中试、孵化基地,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二期119公顷,规划定位于医疗服务及产业化用地。
园区规划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准接轨,一期建筑密度18%,建筑容积率0.42,绿化率大于55%。园区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支撑系统及未来区内的智能化管理均按照国际一流水准和规范进行规划建设。
一期功能规划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建设遵循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和谐,突出环境与绿色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专业园区。在功能布局上,以综合管理区为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区为发展中心,中小企业区及研发区为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试生产及医疗服务区为产业中心的总体格局。
二期功能规划
生命园二期1.19平方公里,建设成医疗和产业相结合的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建筑面积82.8万平方米; 建筑密度35%―40%,建筑容积率0.8―1.5,绿化率约为40%。
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将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现有高水平的医疗、教学、科研资源,实现首都范围内的医疗资源优势重组。 构建国内水平最高、设施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医学、教育、科研、健康、产业协调平台,形成北京现代化医疗服务的窗口。她以疾病研究为中心,建设国家级的医药高科技创新基地,使首都成为国家医药科技的“龙头”,促进北京生物医药科技及产业发展
规划指标
生命科学园规划占地总面积为249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30公顷,设计为研发、中试、孵化基地,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二期用地119公顷,定位于医疗及产业化基地,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米。
园区规划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准接轨,一期建筑密度18%,建筑容积率0.42,绿化率大于55%,建筑限高20米。
功能布局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建设遵循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专业园区。在功能布局上,以综合管理区为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区为发展中心,中小企业区及研发区为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生产及医疗服务区为产业中心的总体格局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期项目建设于2000年11月25日正式启动,在中关村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昌平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努力,一、二期土地一级开发基本完成、彰显国际级建设品质,以其不可抗具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各领域的人士前来参观。
一期:开发建设完成90%,建成12个大型项目并投入使用 ,建成面积29万